职场心理分析: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
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
前言:心理疾病是现在特别流行的一种人体隐疾,因为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但是。如果出现了一定要重视,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对这个人和周围的朋友家人影响很大。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动力,那么她就会消极懈怠,经常会发出一些负面情绪的言论,甚至会有厌世情节和举动出现。
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有哪些?大家在职场做久了后,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让自己感到很迷惑。那么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编马上来告诉大家: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
一、应对职业枯竭期的方法
角色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在办公室里,最恐怖的不是办公室政治的勾心斗角,也不是老板在你背后的苛责申斥,更不是与同事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而是你忽然患上了“职业枯竭”的“怪病”,自己打败了自己。“职业枯竭”这个概念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许燕教授,许教授在自己《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报告里说,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
1、何谓“职业枯竭”
心理咨询师丁老师说,就一般人而言,如果你在职场当中感到下面这样的一些问题与困惑,那么就说明你的职业枯竭期即使不在眼前,也为期不远了。它们是:角色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人际应激,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职业发展,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组织结构,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关系,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2、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
据“国际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枯竭”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低者。具体的数字则显示在以下这些人里,40%是心理咨询师,20%是教师,其他还有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等。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心理咨询师通常是解除他人心理疾病的医者,可他们居然成为现如今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主要发病人群。观察其他的高危人群,记者发现,他们大都具有很强的脑力劳动背景,日常工作往往要求极高的创造力,并且都承担着相当的社会责任,付出的不单单是智力,更多的是情感和爱心。
3、最大感受是疲劳
专家告诉记者,人们大都首先会经历一个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蜜月阶段”,年轻的理想刺激着新手们,他们觉得有充足的精力和工作满意程度。紧接着是进入适应阶段,最初的热情开始退去,人们真实地面对高度重复和固定的工作环境。然后是慢性阶段,疲劳症状、生理疾病、愤怒和抑郁持续出现,人们感到自信心的不足。而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撞墙阶段”里,个体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在经历上述的几个阶段后,一种衰弱的感受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疲劳成了大家最明显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受。
4、勇敢面对战而胜之
如果想要摆脱“职业枯竭”,或者预防“职业枯竭”的发生,不妨照着下面的建议试试:承认你的感受,认识到它是真实存在的评价环境。
5、发展管理时间和资源的方法
(1)设置现实的目标和重点。
(2)将复杂事情分解成几个小部分。
(3)一次完成一件事情。
(4)安排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5.若压力过大,就取消很多事情。
(6)保护自己、免除困倦。
6、关注个人健康
(1)充足的休息。
(2)正常人的饮食。
(3)避免药物的滥用。
(4)锻炼身体。
7、职业枯竭会直接影响身心
研究者指出,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症状的人群,30岁以下的年轻人要比30至40岁的人多一些;单身的人比结婚的人“工作枯竭”更多一些,但未婚的又比离婚的少;教育水平高的人经历的“工作枯竭”更强烈;耐力不够、缺乏自控力、遇到问题就喜欢回避的人更容易感到“职业枯竭”,“神经质”的人尤其明显。研究表明,感性的人也更容易“职业枯竭”;从工作态度来看,对自己的工作抱着更高期望的人,在面临工作没有得到预期回报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产生愤世嫉俗的抱怨,体验“职业枯竭”。目前仍在重点研究中的是,可能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更快出现“职业枯竭”;从事服务业与教育业者,需要耗费更多情感和心神,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数据显示,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的职业,排在第二位的是医生。
当然,还有种种因素在影响这个结果。比如工作量越大,人越容易有“职业枯竭”;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人也更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现象;与上司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有冲突时,也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加深职业倦怠的感觉。
一旦出现“职业枯竭”,人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工作甚至身体健康。一些人会旷工、离职、辞职等,或者工作效率低,对公司的忠诚和认可度下降。一些人则会出现焦虑、抑郁和自尊心丧失等症状。
二、职业枯竭症的六特征
患职业枯竭症者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想法,而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六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1、生理枯竭
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了,总是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老是生病。
2、才智枯竭
它会让人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3、情绪衰竭
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
4、价值衰落
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5、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直接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
6、攻击行为
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枯竭的情况下出现自杀。
总之,职业枯竭症是现代人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工作压力大而导致身心疲惫的状态,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注意: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告诉身边的人,他们能给我们疏导和鼓励。其次,通过网上搜索了解如何释放压力的合理方式,尝试着去做。最后,实在不行要积极就医,让医生给我们专业的治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