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分析:高考状元的共同点_高考状元有何共同点
高考状元的共同点_高考状元有何共同点
前言: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告诉身边的人,他们能给我们疏导和鼓励。其次,通过网上搜索了解如何释放压力的合理方式,尝试着去做。最后,实在不行要积极就医,让医生给我们专业的治疗。
高考状元有何共同点,你知道吗?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高考状元,但是这也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问题。一般高考考生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保证有条不紊的复习节奏。下面来看高考状元有何共同点。
高考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他们有什么秘笈?取得如此成功的背后他们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他们是不是真的如此特殊?这些问题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高考状元,这些头顶着光环的孩子们,被人称赞着、羡慕着,甚至被神化,其实,纵观各门科目的高考状元,将他们细细剖析,就会发现成功绝非偶然,这些高考状元身上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使得他们脱颖而出,成为赢家。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考状元们一致认为,兴趣能够使得自己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从而在学习时化被动为主动。由于感兴趣就会想要探究更多的知识,随着了解地越深入,对这门科目就会有更多的自信和满足感。兴趣还可以把学习和生活连接起来,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政治单科状元的刘佩秋在学习政治时,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多关注时事,用课本的原理去解释时事背后的深层原因。而考上清华大学,物理单科状元的施舒哲对物理非常痴迷,总喜欢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实质。还有考上北京大学,化学单科状元的劳永斌把化学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无一例外的,各科目的状元们之所以能在那门科目上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都是因为对那门科目非常感兴趣,把学习当作了乐趣。
2、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更高
打羽毛球、踢毽子、打篮球、跑步、看小说等,这些就是高考状元们舒缓压力的法宝。高考状元们的高三并不是一味地埋头苦读,而是善于适当地给自己减压。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想尽办法争分夺秒。一整天都在捧着书或者开夜车,这些都是高三学生的常态,然而,读着读着会发现大脑胀痛,有时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看不进去,于是,心里非常慌张,越是慌张就越看不进去。相信这种感受是很多高三学生都经历过的,因此高考状元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大家,高三生活不要成天把自己淹没在书海和题海中,而是要善于运用学习的间隙去活动活动或者做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大脑休息休息,这样读书效率才会提高。
3、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了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考试时的心态。观察八位高考状元,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素质非常良好。从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学习和读书是一件乐事,高三生活对于他们是一个成长和自我充实的过程。他们从来不会把学习当成是负担,就好像劳永斌所说的,态度决定成败,“我要学”和“要我学”会有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他们都是属于“我要学”的类型,因此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永远都是积极主动的。除了对待学习的态度,考试时拥有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状元们对待考试都有舒缓压力的小妙招,然而总结起来都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尽力而为就好,以平常心去面对。
4、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们在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都强调了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可以借鉴但是不要生搬硬套。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高考状元们虽然平时也很关注其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但是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接收,因为能够是自己提高成绩的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方法,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江门市物理单科状元施舒哲正确看待错误和注重积累经验的方法;江门市化学总分状元劳永斌制定计划的方法;文科类江门市第一名、政治单科江门第一名刘佩秋注重积累作文材料、时事信息的方法;语文单科江门第一名郭咏诗找弱项并有针对性地通过作题来提高的方法等等,也许这些方法看起来都比较普遍,但是由于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它们就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均可能对学习带来一定影响,成绩出现波动属正常现象。家长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切忌过度紧张,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关心孩子,让孩子自然地发挥,这样,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会得到提高。另外,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要注意,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不管是成绩拔尖还是落后,都要淡定自信,努力寻求进步空间。考生可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多说“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等语句,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考生在冲刺备考阶段,应正确估计自己,将自己的目标确定在比平时成绩略低的分数段上,每次练习时主要注意找差距和不足,查漏补缺,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切合实际、踏踏实实的学习,这样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收获。此外,备考要轻重分明,全力补弱,讲究策略,高考生怎样做好心理调节?
1、充分了解高考形势
不少考生埋头复习,不了解高考内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题改革,不了解3+X 的考试模式。他们认为只要把功课掌握好,就能考得好,就能发挥得好,这显然是不明智的,高考一张卷子不可能囊括所有考点,所以我建议每个考生都要反复地阅读与理解“考试说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高考进行充分的准备。
2、合理的高考目标期待
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心理的状况来分析自己的学习实力、学习潜能,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目标的确定应该适度,目标期待过高难以达到会使考生自己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进而增加考试焦虑;如果目标期待太低则容易满足现有的学习水平,消磨考生的进取精神,使他们丧失斗志,影响潜能的发挥。
3、内心世界的减压——化压力为动力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对进入状态关系很大。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有助于进入状态。考生若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进入状态;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情对待;若把考试看成是如临大敌,就会紧张不安;若把考试看成是倒霉的事,就会心灰意懒。因此,在临考的前一个月,考生可以适当的看一看一些高考成功学子的感受,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从内心中产生一种对考试的渴望,把考试压力化为应战的动力。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家庭和社会对高考的过分关注,会使考生产生较大心理压力。考生如能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压力,有助于自己轻装上阵。
考试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意见、想法正确的就接受。别人尽管出于好心,但意见并不一定正确,也没必要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考生只要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备战高考,就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行为。
5、考前经常做题
有的考生认为,高三下半年卷子没少做,天天做,天天考,考试前十天八天开始不做卷了,看看就行了。其实由于没做卷子,进入高考考场答起卷来感觉手生,找不着感觉,进入不了状态。
高考前几天,建议把笔记看一看,做做中等程度的题,做了之后,便会觉得自己有信心。不做那些很难的题、钻牛角尖的题,那种题做不好会影响情绪。
6、以考代练
考生想要进入考试状态应该在平时小考和模拟考试中进行训练。在考试前一个月,有的学校老师每天都考学生,让学生做卷子,以正规考试的要求对待。学生在小考和模拟考试中不断提高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策略与技巧,对促进进入状态的本领很有帮助。
考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小考、模拟考试来训练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也可以在自习时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自我考试。例如考试时间是两小时,按照这样的要求,事先把要做的卷子准备好,看着表进行答卷。经常这样做,自己进入考试状态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7、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答题的技巧策略
考生在高考前要总结自己对主观题、客观题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考试应对方式的经验,才能在考场上做出有效的回答。要在高考前系统总结一下自己考试的策略与技巧。考生不仅要对一般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而且要对每门考试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
8、调节生物钟
每一个同学在24小时中都有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高考的时间是每天上午9点到11 点半,下午3点到5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的时间段内,使自己精力处于较佳或最佳状态。考生就要在考前进行所谓生物钟的调节,把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相一致的时间段。一般说来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调节生物钟效果比较好。
9、考试前一天晚上睡觉时间不要过早
不少考生认为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前一天晚上早点睡吧。结果由于睡得早,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入睡。
注意:如果真的已经到了想不开的地步,不如让自己做个自私的“废人”给自己放个长假,去做自己开心的事,睡觉,玩乐,运动,旅行,一切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
- 标签: